古代农家日常_分卷阅读748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748 (第3/4页)

头又道。

    像这样的产量,而且一年两季,杜锦宁也才收两成租子,这让宋庄头心里不安。

    杜锦宁研究出新稻种,就是整个大宋的庄农人家的大恩人。宋庄头觉得,不说交五成租子,便是交八成,他们也心甘情愿。

    就算交八成,他们的收获也比以前要强。

    “不用。”杜锦宁摇摇头,“多谢宋老爹你的好意,我既跟大家说过交两成,那就两成。”

    “东家真是大好人啊。”宋庄头给杜锦宁发了一张好人卡,千恩万谢地告辞离开了。

    第二日,工部的人就到了润州,仍是吴尚书带着官员过来。随行的,还有一个老熟人金公公。

    ☆、第七百七十六章 杂交水稻的产量

    这一次跟上次不同。上次吴尚书与金公公事先没有通知,直接来的润州。而且双季稻在大宋也不是新鲜事,稻田养鱼能增加产量的方法,杜锦宁也没有向赵晤报备过,只是写在了的话本里,他们根本没想到在杜锦宁的指导下,亩产会增加那么多。

    他们当时来的目的,只是想认证一下双季稻是否能在润州种植成功而已。

    但这一次却不同。

    杜锦宁来润州,除了种植双季稻外,就是要研究新稻种,这是赵晤派她到润州来,并且没有给她分派任何衙门具体事务的原因,也是关嘉天与陶华晖等人连她职责范围内的农事、水利都分担过去的缘故。

    也因此,这一次的意义,跟上次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关嘉天、陶华晖和马剑三人听到金公公与吴尚书从京中过来,在收割那日也放下衙门的一切,跑到杜锦宁庄子上来亲眼认证新稻种的成功。

    合作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