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801 (第2/4页)
农业水利上,这是为整个国家着想,她自己不占一点利益,还要长期付出,倒让这些老臣对她起了敬佩之心。 整个大宋长江以南都一年两季种植稻谷,可以想见一年需要多少稻种,这一项买卖收益有多大。杜锦宁却想都不想,张嘴就把利润让了出来,这份魄力,即便是他们这些大男人,都自愧不如。 敬佩之余,大家的目光不自觉地往齐伯昆身上瞧。 在他们的认知里,女人嫁进了夫家,那么她的一切都是夫家的。 杜锦宁现在问都不问,直接把这么大一笔利益让出去,也不知齐伯昆会不会心生芥蒂。 齐伯昆对大家的想法心知肚明。 他乐呵呵地站出来,对赵晤拱手道:“锦宁向来是个悲悯天下的孩子,从她写,把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无私传扬出去,就可见其心怀。对她这种无私胸襟,老臣唯有佩服景仰。” 他这么一说,大家都想起来了,杜锦宁在里,还真把所有种植上的经验都传授了出来,毫无保留。这在把任何技术都像传家宝似的藏起来、敝帚自珍的古代,是极为少见的。可见杜锦宁无私的人品、宽阔的胸襟。 以前大家对杜锦宁接触不多,只是听赵晤和齐伯昆夸赞,对她的印象也只是研究出了高产水稻、以及她是上一届的状元上。 现在这么一接触,大家是真真正正地从心底里认同她并接纳了她。 这里可不止一个官员是的忠实读者。有一个忍不住道:“公主既然回来了,那么该继续写下去了吧?不知下一册什么时候出?” 大家都目光灼灼地望着杜锦宁。 杜锦宁道:“我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