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416 (第2/4页)
五岁那年,李恕有孕,同年生下一个麟儿,取名容熙。随着容熙一天天长大,模样,性子跟容衍幼时像了个十成十,几乎就是一个缩小版容衍。 两年后,明玄帝退位,容衍登基,世称康乐帝。待容熙三周岁那年,容衍立其为太子。 第277章 、番外:徙地削藩 容衍称帝以后,太后荣升为太皇太后,明玄帝则成了太上皇。 随后,容衍追封亡母唐韵为娴仪皇太后,迁入皇陵。 在容衍还是太子时,明玄帝曾问过容衍,可要他将唐韵追封为皇后。 容衍拒绝了。 明玄帝和唐韵之间只是一场阴差阳错,并无什么情爱纠葛。比起明玄帝对唐韵的追封。容衍更想以儿子的身份,追封他的亡母。 于是明玄帝就由着他去了。 容衍感谢父皇的体谅,父子俩的关系也一直亲密如初。 后来,容衍在原有的基础上,微调了中央和地方官制,皇帝独揽军事大权,这与明玄帝的做法是一样的。但在地方上,则有权力两分。 如同南河郡的官府和红巾会,又如边关地区的官府和调解会。由其互相制衡。 紧跟着,容衍又派人修改,其最终条例由他过目,通过之后再下达下去。 其中允许女子就学,立女户,鼓励寡妇再嫁。 大兴律立于一切之上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,踩着大兴律动用私刑。违者轻则杖责,重则发配边疆。 在科举方面,容衍力排众议,取消了工商等贱籍不得科举的规定,更加取消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,在科技,人文,算学方面加重了占比。 同时,鼓励百姓大胆创新,凡有创新实用物品者,奖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