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教大宋_第695章 嗣癫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695章 嗣癫王 (第4/6页)

王之子则是降一级,为国公。

    赵大、赵二定这个规矩当然还是出于一个目的——削权。

    只是,当时没什么,宗室还是宗室,王爵还是有不少的。

    可过了几十年过去之后就尴尬了,赵室宗室竟面临着无一王可出的局面。

    宗室族谱就赵祯一个光杆皇帝,那时候又没儿子可封,下面就跟着一堆国公、郡公。

    像话吗?

    于是,庆历四年。

    注意,是庆历四年。这个时间点非常微妙,正好也是革新之初。

    这一年,赵祯实在“看不下去了”,下召并封十王。

    把太祖之弟赵廷美、太祖之子赵德芳、赵德昭,还有太宗的七个儿子封了亲王。

    当然,还有曹佾的老子曹玘也借了光,封了吴王。

    依律十王,子袭郡王,孙袭国公。

    所以说,赵允让、赵允弼这些人都是借了老子的光,后得的郡王爵。

    可是,问题来了。大宋立国百年,折腾了半天,还是没有嗣王爵。

    谁都没想到,十多年之后,这个嗣王却是让赵祯用到了这里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旧酒装新瓶,赵祯这次还是改革一上来就开爵位的口子,用来安抚朝野。

    这招看似没什么稀奇,可是,这个新瓶太不一般了,诱惑太大了。异姓王这就不说了,文武大臣必是蠢蠢欲动。更绝的是,赵祯刚刚在议的时候加了一句:

    唐奕的这个嗣王可世袭。

    那是不是说,以后所有爵封嗣王的......都不用自降?都可世袭!?

    老贾现在十分的清楚,唐奕的这个嗣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