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65节  (第2/8页)
孙权常于举贤,和睦群下。若强行效仿,恐怕适得其反。    孙权颇是气愤的捶了捶船栏,说道:“今敌狡邪,一时轻敌被其所败。东部,孤明日欲统兵攻城何如?”    张纮拦住孙权,说道:“麾下暂且息怒。主因怒而兴兵,实乃兵家大忌。霍峻、赵云非无谋之辈,今时战事,便可见其二人之能。霍峻素有谋略,赵云骁勇无敌,不可轻视。”    张纮握着孙权的手臂,耐心说道:“麾下,不可忘孙讨逆临终言语。”    闻言,孙权也是年轻人,火气来得快,去得也快,长呼了口气,调整心态,问道:“东部所言有理,然以当局势观之,东部以为当如何对之?”    张纮捋着胡须,说道:“启禀麾下,敌寇逞凶,军亡大将,军心不稳。今若强攻城池实为下策,以纮之见不如修筑营垒工事,打造攻城器械,待公瑾率兵抵达,孙庐江给兵至。”    孙庐江,孙河是也。在孙权破庐江后,委任其族人孙河拜威寇中郎将,领庐江太守。孙河驻兵江北,以作抵御中原曹cao之用,少有调动他的兵马。然今日兵败,也不得不调动了。    至于周瑜,他在吴县聚集兵马,陈武、潘璋、孙皎、全琮等将奔赴至吴县,不需几日将能抵达。    “待公瑾至?”孙权沉吟少许,问道:“东部以为公瑾可担大任否?”    张纮轻声一笑,说道:“麾下继位困难之时,公瑾率兵马至吴县,拥护麾下;曹cao借官渡兵威之时,公瑾声明大义,劝说麾下不送质子。故公瑾如何不能承以大任!”    顿了顿,张纮说道:“公瑾英隽异才,文武筹略,与孙讨逆有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