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3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33节 (第6/7页)

端站着思忖了片刻,笑道:“看来洒家跟了皇帝几十年,到底还是没能摸透这颗帝王心……不知洒家是哪一步走错了,让裴大人看出了端倪?”若不是早有怀疑,皇帝岂会专程把他召回身边演一场戏?

    “家母虽有贤良淑德之名,但萧内官对她的敬意,未免表现得太刻意了些。”裴少淮道,“萧内官遭生父、继母迫害而去势入宫,复仇时,只通过徭役取了生父的性命,而未过多谋害继母和弟弟,便说明你觉得主错在生父。如此一来,萧内官若真有崇敬之心,也理应是对家父而非对家母……此前,萧内官可没少与家父打交道。”

    一份刻意的崇敬,只能是为了掩饰真实目的。

    裴少淮又道:“再者,从闽南传回的密报何等紧要,萧内官跟随皇上多年,耳濡目染,裴某不信你完全看不懂其中含义。一个真为东宫着想,真想帮太子,看着太子长大、把太子当孩子看的人,明知太子耳根子软,根本不可能把这么一份密报告诉太子,让太子涉险。这是在害他,而不是在帮他。是以,萧内官偷这份密报不是为了帮太子,而只是为了借太子之口,把消息给透露出去。”

    萧内官抚掌,赞道:“裴大人推断得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,洒家不是太子的人,洒家是淮王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时候了,萧内官还要玩掩人耳目的把戏吗?”裴少淮道。

    萧瑾若是淮王的人,根本不可能独自到兵部来找虎符。

    裴少淮不否认,初入朝廷为官时,他对皇帝身边这个温温和和、适时善意提点他人几句的老内官带有好感。可现在,他恨透了萧瑾。

    恨他风平浪静之下的血盆大口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猜错,乾清宫的大火出自萧内官之手,钦天监吴监正之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