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【华山风云录】(4)  (第5/13页)
条件,让我对西医的理论和方法也有所    领悟。要想了解这个地方就得融入这个群体,于是想干便干,从银号里兑了钱,    又找了个合适的地方,我便在镇上开了一家中西医结合的小诊所。    1929年南京政府取缔中医的政策遭到强烈抵制和反对,只得收回成命,但是    提出了一点,就是必须对中医师的资质进行考核,用城里流行的话说,必须持证    上岗,但在边远的乡镇地带,南京的政策还管不到这里,所以我的到来,并没有    引起什么麻烦。    在中国最不缺的恐怕就是中医了,但无论是就诊的人数,还是医生的生活状    态,中医和中医之间是大相径庭的。有的混不上饭吃只能到药店坐堂,或者自己    开个小诊所,仅能维持生活。但如果医者打出了名头和口碑,那家里却是可以做    到门庭若市,而且诊金也可以收的很贵,在天津或者北平,这样的医生看一次病    诊金一般是一块银元。    一般穷苦人家一块银元可能用十天半个月,这费用就相当高了。不过多数情    况下不太知名的中医费用就远到不了这么高。另外说到药材,除了达官贵人用贵    重药材,一般都是比较便宜的。有时候胡同里穷苦人家的小孩生病了,也不去看    什么医生,自己买点药吃吃也就好了。    说到西医,在城里有很多私人开业的医生,当然一般都是留洋为主的青年,    更好的当然是有条件去医院,偏远的乡镇至是没这个条件,况且他们也不懂什么    是西医。    开始的时候,没有什么人过来。一个年轻的小伙子,很难让人相信医术的水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