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9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93节 (第3/6页)

时,内容中二点五维的解释也带出了波粒二象性问题。

    二点五维构架,存在于三维空间可能会不稳定。

    那么如何让二点五维构架稳定存在呢?他们的解释是‘二点五维’结构可以连接在一起。

    当进行大批量光子的研究时,比如一束光,因为光子‘二点五维’结构的关联性,光就会表现出波的性态。

    反之,当进行单个光子的研究时,光就会表现出粒子态。

    这就是研究中对于波动二象性的解释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就是单个光子的二点五维结构,会和其他光子的二点五维结构产生关联。

    当做群体研究时,就会受到关联的影响,让光表现出波的性质,而做单个光子的研究时,光就会表现出粒子性态。

    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并不多,最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二点五维结构,只是以数学做性质描述,但影响力肯定是最大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肯定其影响力,保罗菲尔-琼斯才会非常激动,和二点五维内容有关的数学构架,都是他所带领的小组完成的。

    他的小组就是‘量子物理组’,其他成员还包括海伦、陈蒙檬以及许杰三个人。

    其他人也有一定的贡献,但整体构架还是由他完成的。

    “只是不知道,有关波动二象性的表述是否正确……”

    “如果能实验验证就好了,只可惜,短时间可能性不大吧。”

    这让保罗菲尔-琼斯感到有些遗憾,但毕竟是理论物理的研究,无法验证也是正常的。

    这比起曾经的弦理论也好太多了。

    在研究弦理论的时候,一些复杂数学内容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