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84章 兄弟情 (第4/4页)
他们借钱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 虽说银行完全可以从账面上将这笔资金平了他们的贷款,但县里不同意,银行也不敢轻举妄动。 这笔来自燕京的钱,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。 最好的办法,就是赶紧启动工程,将这笔钱花出去。 谁来承担重建虹桥总指挥的担子,就成了这次常务会的关键点。 段焱华以虹桥属地方性的工程,又地处洪山镇,因此该工程的负责人应当在洪山镇产生为理由,要求县里将这笔建桥资金直接划拨给洪山镇。 彭毕提出不同意见。 首先,援建的资金来自燕京,这是上面对地方的支持。虽说虹桥属地方工程,但哪一个工程又不是地方性工程呢? 为了达到格局相当,至少应该由县里主导重建计划。 双方又一次为此争执不下了。 段焱华坚持洪山镇负责,其实就是他亲自负责。毕竟,他是洪山镇一把手。 彭毕坚持由县里负责,说穿了就是不想让重建项目落进段焱华的手里。 会议开了一整天,黄山最后一锤定音,重建虹桥的工作,由许一山负责。 令人意外的是,黄山的一锤定音居然没遭到任何反对。 因为黄山给出了三点意见。 一是援建资金是许一山申请来的。 二是许一山是洪山镇副镇长,副书记,是洪山镇干部之一。 三是许一山又是县经改小组秘书长。 他强调,经改小组成立了一段时间了,也该拿出来验证一下这个小组有不有存在的必要。 消息一出,许一山便隐隐感觉到山雨欲来。天下南岳的惊涛骇浪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