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430章 吴越解决衡水的风暴 (第3/9页)
妇女母子俩。 由刘林出面解决,很快就平息了争执,道路又开始畅通。 吴越车上,戴眼镜的年轻人讲述了他母亲的遭遇:“我妈拿了一堆钱出去放贷,有一家老板跑路了,还有一家现在到期了却抽不出钱来,说是要等贷款批下来。我姨我叔还有我姥爷,都有放贷。我这次回家,看到公交站牌、烟酒小卖店甚至电线杆子上面,到处都是大大小小、花钱的不花钱的投资抵押担保公司的广告,还觉得有些奇怪。原来一年没回家,衡水竟然也全民放贷了?” “我同事的儿子、我们楼下的儿子,原来都没有工作,现在都开投资公司了。才做了一年,就开起了小车。”五十多岁的妇女徐阿姨开始详细说起她们家这两年的放贷之路—— 最初接触到高利贷,是两年多前,徐阿姨的一个同事推荐的。12%的年息,也就是放1万元,一年能拿到1200元。只比银行略高一些,还是同事的亲戚开的公司,倒也稳妥。做了一年,本息全收,相安无事。 待到2002年初,徐阿姨再琢磨这笔钱的投资去处时,衡水忽然间多了很多类似的公司。而且看一家,年息18%,再去一家,年息24%;准备下单的时候又听说,年息40%、60%的大有所在。身边亲友参与放贷的也多了起来,都是你介绍我,我带着你的。 徐阿姨几经纠结,先选了一家在衡水有实体工厂的,年息24%,不高不低,投了5万元。又继续跟自己的姐妹们考察其它利息更高的公司。 “反正退休了没事做,我们整天看看这家的工厂,听听那家的讲座。而且,放贷就跟有瘾一样,亲戚朋友又都热情高涨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