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130  (第4/4页)
既然不能做你的学生,那就做你朝夕相对的同事。    陈亦泽温和浅笑,毫无天才的傲气。    陈亦泽曾经的任课老师,谢相知的同事特意跑到谢相知跟前鬼哭狼嚎了好一阵,痛心疾首地离开。    陈亦泽同样马上在数学界声名鹊起,虽然还没有足够的奖项荣誉加身,可他的天才程度不容否认。    他是这个时代,唯一可与谢相知比肩者。    很快,学生们发现两位教授几乎形影不离,他们组建了同一个研究课题,甚至新发表的论文署名也是他们两个并列。    人们把此称为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。    咸鱼不配参与进大佬杀人不见血的氛围间。    但也有人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好朋友的上限,这种隐约猜测在谢相知发表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后得到证实。    ——这个困扰古今数学界多年的问题在年轻数学家的笔下被轻巧解决,“天才”之名再一次扬名海内外,它的成功证明对数学史的发展影响毫无疑问,甚至影响到这个猜想在各行各界的应用。    可以说改变人类历史进程也不为过。这就是数学家存在的意义。    普通人尚且不明白这个猜想的意义,但他们看得懂论文最后的感谢致辞。    ——“献给我亲爱的数学家,二十三岁生日快乐。”    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证明。    这也是一封前无古人的情书。    至于谢相知提到的那个数学家,能在二十三岁被称为“数学家”,与他关系极为亲密的人,除了一个陈亦泽之外,还能有谁?    可他们这样的天才,除了他们彼此之外,还有谁能配得上他们呢?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