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十一章 一品奇楠香  (第3/4页)
拧开水烟壶,倒出里面的水。    场面一片尴尬。    “中堂上供的,就是您战友吧?”李重楼扫了眼客厅问道。    别家供的都是香烛财神中堂对联。    陈家的中堂却是一个身着军装的年青人黑白遗照。    香炉里,还插着三根烟。    看这军装的样式,还有肩佩徽章,都不是现代的东西。    至少有四五十年历史。    “对,自卫反击战的时候,为了救我死了。”老陈头转身望着中堂,眼里流露出伤感之色:“41年了……”    “他要是活着该多好。”    “斯人已逝,生者如斯,节哀。”李重楼轻轻点头,茬开话题:“您以前是干什么工作的?”    说话时,眼神已略过香炉,停在旁边的马赛克墙上。    农村潮气大,为了防潮通常刷一米高的防水漆。    也有人贴瓷砖和马赛克。    这屋子显然有些年头,不少马塞克都已剥落,用花花绿绿的瓷片补了起来。    以李重楼的眼力,一眼便看出这些瓶片,来自同一样东西。    “没啥本事,干了大半辈子工地,开挖机的。”老陈头悠悠答道。    这就对了!    李重楼心头微喜。    那些瓷片,出自耀州窑。    世人多知五大名窑,却鲜知耀州窑,但这个窑口历史却极为悠久。    起源于唐,鼎盛于宋,以青瓷为主。    到元朝开始转型没落,终于民国。    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耀州窑,基本都是青瓷。    但实则却有七个场口,以陕西铜川黄堡镇为中心,分布于全国各地。    河南宜阳窑、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