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十六章文治 (第8/8页)
了百人之巨,但三百年王朝,留下的史书资料浩如烟海,如果真的要编撰成良史,还真得要二三十年。 同样,《前明史》也算不得他头上,这是文臣们的功劳。 皇帝文治武功,还得是编书,编一本类似于永乐大典,四库全书那样的类目集。 说实在的,这样的书籍,朱谊汐不屑为之。 除了能够彰显文治,消耗钱财,对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毫无用处,因为他们根本就用不到。 对于朝廷来说,它甚至是一个负担。 例如,朱谊汐为了保存永乐大典,生怕遇到火灾,这几年又找人誊抄了十来份,动用了上千人,耗费几十万块钱,可谓是劳心劳力。 毕竟不多备份几份,要是真是一场火的话,那就完犊子了。 所以,文治并不能用华而不实的东西来欺骗自己,而是要真真切切的利国利民。 朱谊汐忽然灵光一闪,想起了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东西——康熙字典。 如今康熙已经不会出现了,这样的字典自然太可惜。 而他,造一本《绍武字典》,那就不水到渠成了吗? 想到这,朱皇帝越发的精神起来。 伴随儒童启蒙的字典要是造出来,那可真的是流芳千古了。 不过,字典都出来了,拼音也应该不远。 普及识字率嘛,多好的事。 “陛下,卫神父求见。” “来得正好,来的正是时候啊!” 朱谊汐大喜,拼音这件事怎么会少得了传教士呢?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(大明世祖)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